•   炒股,就在一键之间,智慧投资,让财富迅速增长!跟随市场,赢在未来,炒股,让你成为财富的掌舵者!
  •   炒股不仅是追求短期收益的工具,更是一种智慧的投资方式。跟随市场的变化,调整自己的投资策略,实现财富的稳步增长。

按月配资平台:国内十大配资平台-十大机构论市:切勿盲目杀跌 中国资产有望迎来修复

摘要:   本周沪指下跌3.90%,深证成指下跌5.13%,创业板指下跌6.15%。下周A股将如何运行?我们汇总了各大机构的最新投资策略,供投资者参考。  浙...
代码 名称 当前价 涨跌幅 最高价 最低价 成交量(万)

  本周沪指下跌3.90% ,深证成指下跌5.13% ,创业板指下跌6.15%。下周A股将如何运行?我们汇总了各大机构的最新投资策略,供投资者参考 。

  浙商策略:切勿盲目杀跌 盯券商 、等待弹性重扩张

  本周受美联储年内降息预期减弱影响,全球股市明显下跌 ,A股亦未能“独善其身 ” 。展望后市,考虑权重指数本周才“刚刚 ”跌破趋势线,且全球资本市场波动尚未平息 ,我们认为短期仍有惯性调整 、逐步收敛的需要。需要指出的是,随着四季度市场风格的“再平衡”,部分宽基指数的回调已较充分 ,在当前位置再无必要盲目止损。从更长周期看,我们认为系统性“慢”牛仍未结束,并有望在调整后进入“二阶段 ” 。配置方面 ,基于“短期调整仍需时日,部分指数趋于到位,拉长周期慢牛仍在”的判断 ,我们建议:择时方面 ,切勿盲目跟风杀跌,持仓静待调整结束,以目前回调至年线上方且具有爆发力的券商板块作为“信号弹” ,待券商启动时再度进行增配操作。

  兴证策略:中国资产有望迎来修复

  海外冲击下,当前全A已调整至60日均线以下,历史经验来看 ,后续进一步回落的空间有限,短期消化后市场将重回涨势。2019-2021年牛市期间,全A跌破60日均线的情况一共有10次 ,后续市场进一步回落的空间有限,且短期消化后市场将重回涨势 。回顾2019-2021年年末的可比阶段,市场均有因海外扰动和国内预期收紧导致市场跌破60日均线的情况 ,但后续海外风险逐步落地、国内年末会议对于明年政策基调进一步明确,均有效提振了市场的新一轮上行。

  申万宏源策略:调整是也只是“怀疑牛市级别 ” 调整后春季行情更值得期待

  AI产业链“产业趋势大波段没结束+中小波段有波折+大波段性价比阶段性不足”,这神似2014年初的创业板、2018年初的食品饮料 、2021年初的新能源。这种情况下 ,出现季度级别的“高位震荡”和“调整阶段 ”符合历史规律 。调整也只是“怀疑牛市级别”:“牛市两段论”是A股牛市周期的典型特征。调整后耐心等待基本面周期性改善+科技产业趋势新阶段+居民资产配置向权益迁移+中国影响力提升共振 ,开启牛市2.0阶段全面牛。

  银河策略:市场避险情绪升温 风险资产遭抛售 A股向好趋势不改

  在市场情绪较为谨慎、板块轮动速度加快、热点行情持续性不足的环境下,A股市场呈现出明显的“高切低 ”特征 。预计短期行情仍以震荡结构为主,重点关注下月即将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政策层面的重要指示。同时 ,近期行情主要受到前期涨幅较大和市场担忧情绪加重的拖累,企业盈利和产业发展向上趋势并未出现根本性逆转。周五欧美股市多数收涨也释放边际回暖信号 。建议关注近期调整后的布局机会 。随着经济转型背景下新兴产业结构性亮点更加突出,PPI降幅收窄带动企业利润率水平进一步回升 ,同时市场流动性向上逻辑有望持续演绎,A股向好趋势不改。

  光大策略:海外波动加剧拖累国内市场 仍处牛市但短期或宽幅震荡

  本周市场表现震荡或主要受海外股市波动的影响。受美联储12月降息不确定性加大 、科技股估值偏高、投资者对AI泡沫隐忧增加等因素影响,美股本周表现较为震荡 ,纳斯达克指数累计下跌2.74% 。而考虑到本轮A股市场行情主要与TMT及先进制造板块上涨有关,在海外科技股调整的背景下,国内市场或多或少也会受到一定影响。市场大方向或仍处在牛市中 ,不过短期或进入宽幅震荡阶段。与往年牛市相比,当前指数仍然有相当大的上涨空间,但是在国家对于“慢牛”的政策指引之下 ,牛市持续的时间或许要比涨幅更加重要 。不过短期来看 ,市场可能缺乏强力催化,叠加年末部分投资者在行为上可能趋于稳健,股市短期或以震荡蓄势为主。

  信达策略:牛市的基础依然坚实 风格切换可能会越来越强

  当下的判断:战术上 ,牛市的基础依然坚实,后续可能有盈利全面改善和资金流入共振拉长牛市时间。战略上,业绩空窗期、经济数据偏弱和海外市场调整均可能带来市场宽幅震荡过程中的波动 。但年底到明年初仍可以布局政策或资金积极变化带来的上行机会。未来1年市场短期的波动可能来自于监管政策和供给放量速度。过去1年影响市场熊转牛的因素中 ,政策和资金的影响远大于盈利的影响 。历史上流动性牛市中的调整和结束大多来自监管政策,需要关注监管政策变化对市场的影响。流动性牛市的核心基础是股市供需结构扭转,如果股权融资规模放量速度很快 ,股市供需格局再次转弱,市场也存在波动加大的可能。

  东吴策略:如何看待近期市场的调整

  考虑到本轮指数回撤幅度在历年牛市同期中已处于中等偏上水平,近期连续调整后继续下行的空间相对有限 。我们维持前期周报观点 ,倾向于判断11月之后市场调整会结束,并迎来春季行情的提前布局窗口 。岁末年初的流动性逻辑依然坚实。海外方面,若当前市场对12月“不降息”的预期充分定价 、美元一次性反弹到位 ,对于后续行情演绎反而不是坏事。国内来看 ,随着经济增长引擎的转变,年初“宽信用-强预期 ”的传统逻辑有所淡化,但年底宏观流动性有望仍保持合理投放 ,为资金入市创造有利环境 。在流动性主导的背景下,市场资金博弈可能促使春季行情提前演绎。

  华金策略:驱动科技板块见底的核心因素是积极的政策和产业催化

  科技板块见底的核心驱动因素是出现积极的政策和产业催化、情绪和资金指标调整充分等。一是驱动科技板块见底的核心因素是积极的政策和产业催化 。二是科技板块情绪指标和资金指标调整到位也是见底的标志:首先,见底时TMT指数换手率多下降至30%以下;其次 ,TMT成交额占比多下降10个百分点;再次,TMT行业融资余额多下降10%左右;最后,估值高低对科技调整是否到位指示作用不明显。当前来看 ,短期科技行情可能尚未完全调整到位。一是短期政策依然偏积极,但美股科技股走势偏弱 。二是短期科技板块的情绪和资金指标还未调整充分:首先,自8月27日调整以来TMT指数换手率分位数最低仅为59.2%;其次 ,TMT成交额占比大幅回落16.2个百分点,调整已较充分;最后,8月27日调整以来TMT融资仍大幅流入 ,流出幅度明显不够。

  华安策略:回调提供布局契机 大胆布局

  当前良性调整期间幅度已接近历史可比情形 ,预计进一步调整空间不大,成长科技仍是下一阶段上涨行情的最强主线。我们认为当前成长风格仍处于估值驱动转向业绩驱动的良性调整期,以史为鉴 ,在该调整情形下,成长风格通常调整1-2个月、幅度15-20%,强势主线调整0.5-1个月 、跌幅10-20% 。当前成长风格最大调整幅度为10.7% ,已持续1个月,本轮强势的通信行业最大跌幅为12.6%,持续0.5个月左右 ,对比历史可比调整幅度和时长来看,已接近区间下限,继续调整的空间已经有限。

  中泰策略:如何看待当前A股科技行情

  展望后市 ,我们认为本轮科技行情远未结束,在短期回调后有望延续。核心原因在于,美股发生AI产业基本面逆转的可能性较低 ,后续仍会给予A股对标公司较大估值增长空间 。从美股看 ,一方面,AI龙头业绩增长仍然强势 。另一方面,美股上市公司回购也较大程度对冲了机构减持压力。在业绩高增和超大规模回购托底下 ,可能出现高位震荡和个股层面的内部出清,但与2000年那种“科技泡沫整体破裂 ”的系统性崩塌还相去甚远。就A股而言,当前AI板块行情的发展阶段 ,大致对应美股2023-2024年资金从硬件向应用扩散的时期,硬件基础设施行情已充分演绎,设备材料环节正在发酵 ,应用层面刚刚起步 。这或意味着,AI行情远未进入尾声。

(文章来源:东方财富研究中心)

你可能想看:
分享到: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说点什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