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炒股,就在一键之间,智慧投资,让财富迅速增长!跟随市场,赢在未来,炒股,让你成为财富的掌舵者!
  •   炒股不仅是追求短期收益的工具,更是一种智慧的投资方式。跟随市场的变化,调整自己的投资策略,实现财富的稳步增长。

十大炒股软件最新排行:辽宁股票配资公司-基金经理的“光伏局”:谁在黎明前转向 谁又在等天亮

摘要:   关于光伏,业内曾有一句略带残酷的评价:“如果有一个行业通过惨烈来实现价值,那必然是光伏。”  这个曾把一批基金经理送上神坛的赛道,也在随后漫长的下...
代码 名称 当前价 涨跌幅 最高价 最低价 成交量(万)

  关于光伏,业内曾有一句略带残酷的评价:“如果有一个行业通过惨烈来实现价值 ,那必然是光伏 。 ”

  这个曾把一批基金经理送上神坛的赛道 ,也在随后漫长的下行周期里,留下了很多产品净值曲线上的“深坑 ” 。如今,剧情再度反转。经历三年调整之后 ,光伏板块终于在今年迎来一轮像样的翻身仗。

  Wind数据显示,从今年7月初至11月14日,光伏指数涨超30% ,阳光电源、阿特斯 、先导智能 、科士达等行业龙头表现不俗 。“从6月底我们推荐光伏行业以来,市场看多的观点越来越多,但分歧仍在。”一位资深证券分析师如是说。

  如今 ,光伏板块再次站在了分岔路口 。那些曾经抱团光伏的基金经理,今天是否还有人坚守?谁在黎明前转向,又有谁重新押注?

  坚守:等待新一轮上行期

  上一轮光伏板块的高歌猛进 ,让不少基金经理尝到了高景气赛道的甜头。2020年至2022年,在硅料紧平衡、装机高增长、政策强支持等多重利好下,光伏与新能源产业链一度成为公募主动权益基金的压舱石。广发基金 、汇丰晋信基金、前海开源基金、信达澳亚基金 、农银汇理基金等多家机构旗下的明星产品 ,都在当时重仓光伏板块 。

  然而自2023年起 ,价格战席卷而来,硅料、硅片、电池与组件端产能持续扩张,龙头公司业绩承压 ,光伏板块一路下行,多只明星光伏股的价格腰斩。伴随着这轮漫长调整,基金经理们对光伏行业的态度出现了明显分化 ,但仍有人坚守在赛道之中。

  例如,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阳光电源已连续18次成为郑澄然管理的广发高端制造的前十大重仓股 ,晶澳科技连续17次上榜 。此外,该产品还持有福莱特 、福斯特等光伏玻璃和胶膜环节的龙头公司。在产品净值承压的这几年里,郑澄然对光伏产业链的核心持仓只是做了减法 ,而非彻底退出。

  “新能源经历了长达3年的行业下行期,有望逐步走向反转,开启新一轮中长周期的上行期 。”郑澄然在广发高端制造2025年三季报中表示 ,“我们对反转时间顺序的判断是储能>海风>光伏/锂电;预期储能、海风已经进入景气周期 ,预计光伏主产业链明年初也会进入反转区间 。 ”

  汇丰晋信基金的基金经理陆彬也是光伏和新能源赛道的忠实拥趸。2020年前后,陆彬管理的汇丰晋信智造先锋和汇丰晋信低碳先锋,凭借重仓光伏和新能源赛道成为当时的明星产品 ,业绩与规模快速增长。随后,在光伏板块2023年至2024年的调整过程中,他选择耐心等待行业出清的信号 。直到2024年四季度 ,陆彬开始批量买入通威股份、晶澳科技 、东方日升等光伏股;今年第三季度,他继续增持隆基绿能和晶澳科技等光伏龙头品种。

  Wind数据显示,今年7月1日至11月14日 ,汇丰晋信智造先锋A和汇丰晋信低碳先锋A的累计回报率均超过40%。

  陆彬在今年三季报中表示:“新能源产业过去几年的高速发展,供需格局一度不佳,但也带来了行业自发性供给侧出清 ,当前我们看到行业的盈利水平已降至低位,出现改善迹象,广泛分布在光伏、锂电、风电等多个细分领域 。整体而言 ,当前市场已经基本消化行业基本面中的不利因素 ,并有望迎来持续的盈利修复和估值扩张,后续表现值得期待。”

  转向:有人黎明前退场

  在光伏赛道,有人代表“信仰派” ,有人代表“周期派 ”,还有人在陪伴了行业漫长回调后,却在黎明前转向离场。

  例如 ,某明星基金经理曾在2020年至2022年凭借半导体 、新能源 、光伏等持仓一战成名 。他旗下多只产品曾重仓晶澳科技、阳光电源等光伏龙头,被外界视为光伏核心拥趸。

  2023年至2024年,光伏产业链遭遇价格战与盈利下滑的连续冲击时 ,他的持仓风格没有明显变化,依然在光伏赛道坚守。直到基金发布2025年二季报时,晶澳科技、天合光能 、福莱特等光伏企业纷纷从前十大重仓股名单中消失 ,光伏行业仓位大幅下降,个别在一季度增聘基金经理的产品几乎是清仓式减持光伏股 。

  从时间节点来看,上述产品撤离光伏板块后不久 ,今年7月份 ,光伏板块在“反内卷”政策明朗后开启强势反弹,光伏玻璃、光伏逆变器、光伏电源等细分行业龙头全面上涨,部分投资者感叹基金在黎明前退场 ,与反弹擦肩而过。

  再比如,东吴安享量化曾在2023年因押注光伏赛道,全年净值回撤接近40% ,受到舆论质疑。投资者认为,该产品名称未标明主题,基金合同里也提及“通过行业模型和多因子选股模型进行分散化投资” ,但却采取了押注光伏产业链的激进方式 。2024年6月,该产品已更换基金经理 。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第三季度 ,东吴安享量化再次买入阳光电源。现任基金经理谭菁在三季报中表示:“新能源行业已经调整了4年,时间上已经足够。我们确实看到龙头公司较早释放业绩,较早周期拐点往上 ,较早消化掉2021年高点的估值 。目前无论是锂电 、储能还是光伏都可能有反转的趋势 ,有的是来自市场自然出清,有的是政策推动。无论如何,国家支持新能源发展的决心没有变 ,电动化的产品力已经引领全球,有望支撑未来需求。站在当下的时间点,我们密切关注和重视新能源产业趋势 ,如果周期再次往上,我相信,有望出现新的一批具备技术优势、成本优势、客户优势的企业 ,它们能够创造更大的辉煌 。 ”

  博弈:关注供需格局改善信号

  光伏的天,真的要亮了吗?

  从行业基本面看,变化正在发生。中金公司近日发布的研报显示 ,从供给端来说,光伏行业“反内卷”将优化供给,引导行业价格修复。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 ,光伏产业链价格实现了明显修复 ,企业普遍实现减亏 。虽然落后产能退出的难度较大,且下游涨价并不顺畅,但考虑到国家对“反内卷”高度重视 ,且光伏是“反内卷 ”的代表性行业,“十五五”初期光伏行业有望实现落后产能的退出和企业业绩的进一步回升。而主链的业绩回升亦有望减小辅材产业链的压力,叠加玻璃等环节的自律 ,辅材环节将同样迎来修复。

  中金公司预测,随着存量产能持续迭代 、钙钛矿等新一代技术持续酝酿,龙头公司业绩或集中释放 。同时 ,“十五五”期间全球储能需求有望快速增长,PCS(储能变流器)公司、光伏组件有望凭借自身产品、渠道的优势切入储能市场,收获第二增长曲线。结合全球光伏渗透率仍在低位 ,“十五五 ”中后期,光伏新增装机量将进入新的上行周期。

  “明年市场的主线或是涨价逻辑 。 ”一位资深基金经理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光伏行业经历了惨烈的调整 ,目前处于周期底部 ,决策层推动的‘反内卷’政策将是改变行业命运的关键力量 。到明年6月底之前,我会先看光伏‘反内卷’标杆项目的进展。目前行业都在摸着石头过河,或许在今年12月底之前就能看出来行业‘反内卷’和股价反弹的力度。”

  在个股选择上 ,这位基金经理表示:“在供给侧改革中,有竞争优势的龙头公司将最终受益,会优先选择那些能够存活下来并变得更强的企业;同时 ,在同样的基本面下,港股的光伏公司因为流动性 、做空机制等原因,估值更便宜 ,弹性空间可能更大 。”

  “本轮光伏上涨并非单纯的超跌反弹,而是由供需格局根本性改善所驱动,或标志着行业逐渐走出周期底部 ,开启新一轮质量更高的增长周期。 ”中金基金权益部基金经理姜盼宇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光伏产业链价格回暖、盈利底出现是两个重要信号。”

  姜盼宇介绍,在价格方面 ,上游多晶硅价格已从2025年6月底的低点3.5万元/吨强势反弹 ,目前最新价格已突破5万元/吨,这是政策强力干预“低价无序竞争”和行业自律减产共同作用的结果,标志着行业正尝试走出“全行业亏损 ”的恶性循环 。在业绩上 ,2025年三季度,龙头企业的业绩已开始转好,虽然部分企业仍亏损 ,但亏损金额同比和环比均实现大幅收窄。

  “从资金端来看,公募基金对光伏板块的配置比例已呈现回升趋势。光伏板块估值处于相对低位,对资金具备一定的吸引力 。”姜盼宇认为 ,“本轮估值修复的持续性值得期待,但过程可能会有波折。未来会关注价格指标的稳定性、产能出清的实际进展 、企业盈利能力的真实改善等指标。当多数企业,尤其是一体化组件厂的毛利率回归到健康水平 ,并实现单季扭亏为盈时,或标志着产业拐点将至 。”

  中欧新能源主题混合拟任基金经理沈少波认为,目前光伏企业自律协同以及产能退出的力度都在加强 ,行业估值修复的持续性相对较强 ,但需要高度关注海外贸易政策变化与全球新能源政策节奏。“我国光伏在全球具备极强竞争力,我们非常重视贸易领域和海外政策的边际变化,其中既蕴含机会 ,也可能带来不确定性因素。 ”沈少波对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我们会根据行业复苏进度的快慢,选择合适的仓位进行配置 。”

  “光伏基本面尚在左侧 ,距离业绩改善还有较长时间,但供给侧改革动作不断,股价还有进一步的修复空间 。”银华大盘精选两年定开基金经理李晓星 、程桯在三季报中这样表示。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

你可能想看:
分享到: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还没有评论,快来说点什么吧~